每個人都要經(jīng)過這個階段 看見一座山 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 你會發(fā)現(xiàn) 山的后面其實沒什么 回頭看 會覺得這邊更好。。。
痛苦的價值---有感于職場中的堅守
記得紀伯倫的《先知園》里有一則故事,一只海蚌說“我身子里面有一顆東西,很痛。”無從放棄,海蚌從此將痛苦漸漸包裹了,最終孕育成溫潤的珍珠。有人說珍珠是海蚌心靈的眼淚。我常想,要多少的承受與堅持,要多少的淚水才能將沙礫孕育成珍珠。
在金科,我的角色是HR。“迎來送往”是HR工作的重要內(nèi)容,“迎”----把懷揣著夢想的人迎進了金科,“送”----離職前的挽留和最后面談。在這兩者中,“送”是一種感傷和惋惜的情緒。在職場中離職是多么常見的行為啊,而能給出的離職原因不外是沒有發(fā)展空間;工作內(nèi)容重復碩碎,產(chǎn)生職業(yè)倦怠感;或是簡單地想換一個環(huán)境等等。最近,有一位技術(shù)骨干提出離職,在極力挽留之余我想起了這則紀伯倫的蚌和珍珠的故事。
在這樣的和平年代,我們能遇到的痛苦和煩惱都是碩碎的,在每天的工作崗位上,在家庭和情感中品嘗著或大或小的煩惱。我們也在平凡的煩事中成長成熟。每一件小事的積累,是你我人生的積淀,如懷中的砂礫,不輕言放棄,夢想才能成真。在我看來,每一個在工作中付出并成長的人都是這樣一只懷著珍珠的海蚌。也許你每天面對的工作是重復的;也許你在抱怨工作,沒能提供足以讓你施展才華的舞臺;也許工作中要面對的挑戰(zhàn)與壓力令你無法呼吸。你忘記了去審視你的內(nèi)心,在平凡碩碎的煩惱中的歷煉,已經(jīng)有珍珠的雛形。珍珠的雛形來自泥沙的包裹和對心靈的磨礪。如果沒有對平凡碩碎的隱忍,換一個環(huán)境,職場中的煩惱總是雷同的。如果懷中已經(jīng)是一顆珍珠,在哪都能發(fā)光; 如果還沒有孕育成珍珠,切不要輕言放棄。
金科走過的十五年,風風雨雨,是所有金科人的堅持與隱忍,才能沉淀出今天的品牌。十五年磨一劍,仍須從容應對,金科猶如尚在蚌中孕育的珍珠仍需更多的堅持。
每一個金科人在工作中的堅守與堅持都在讓金科這個品牌,有了厚實的底蘊,有著沉甸甸的價值。
經(jīng)歷本身就是一種成長,不要急著從中走出來,學會享受這個過程,無論是痛苦還是開心。
周劍影